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银行理财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本文作者为华夏理财董事长本文是作者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3月2日举办的“促进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上的专题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摘要】:我国绿色金融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披露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产品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我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几个特点:一是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二是创新金融与绿色金融实现有效衔接;三是碳市场机制发展将带动碳金融产品落地形式的不断丰富;四是ESG理念在金融与实体两端不断深化,带动国内ESG投资产品规模的持续提升。银行理财要加快落实绿色金融发展要求,应立足产品结构、资产配置等特点,在国家绿色金融体系政策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

 

 

我国绿色金融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是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发布系统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经济体。在“双碳”目标下,央行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体系框架。近几年,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披露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产品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自2016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贷款超3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境内绿色债券余额近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未来我国绿色发展的融资需求巨大,根据权威机构测算,预计未来30年将有超四百万亿元投资的需求,折合到每年绿色投资需求或达15万亿元以上,将有望替代房地产金融,成为社会投资需求的主要方向。

我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绿色领域;二是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实现有效衔接,转型标准与产品将不断完善,将有更多资金支持高碳行业转型升级;三是碳市场机制成熟运行,带动碳金融产品落地形式的不断丰富;四是ESG理念在金融与实体的两端不断深化,带动国内ESG投资产品规模的持续提升。

 

一、银行理财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银行理财是我国资管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把分散的社会财富转化为绿色资本的重要工具。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6.8万亿元,覆盖投资者群体超过1亿。理财投资规模29.06万亿元,资产配置包括信用债、非标资产、权益资产,直接投向实体经济的资产占比非常高,未来也将持续加大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银行理财发展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投资绿色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占国内绿色债券规模约12.6%;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480亿元,2020-2023年产品规模年均增速超44%。相比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ESG投资还有很大的规模提升空间,例如ESG理财产品占全口径理财产品的规模0.5%,而ESG基金占全口径公募基金产品的规模1.8%;大部分理财投资者对于绿色、ESG投资概念的认可度有待提升;银行理财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尚需完善,国内30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2023年仅华夏理财披露了行业首份年度ESG投资报告,信银理财披露了行业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二、银行理财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三大功能”下,银行理财要结合产品特性、资产配置种类与绿色披露特点,立足于“五大支柱”未来重点政策方向,加快落实绿色金融发展要求。

第一支柱下,国家将推动完善标准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发展基础。

绿色金融标准国际上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项目分类和环境信息披露四大领域,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框架目前建立了六大类一级标准。对于银行理财而言,产品端需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绿色、ESG主题等理财产品的标准。以ESG主题理财产品为例,参照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若产品将ESG定义为主策略,需要设定并执行ESG策略覆盖的资产比例要求,应充分借鉴欧洲管理可持续金融产品的经验,提前规范ESG主题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资产端要增加绿色资产配置。随着绿色债券、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标准的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一方面要在充分考虑流动性与风险收益基础上,加大绿色标准化资产的战略性配置。另一方面要发挥银行理财背靠银行资产挖掘的能力、资源的禀赋,积极创设绿色非标准化资产。

第二大支柱下,国家将推动强化碳核算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结合国家提出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结合国情特点,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顺序推进碳核算工作的要点,银行理财应尽快启动自身运营以及投资层面碳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在《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下,配合母行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华夏理财在行业内先行先试,2023年已按照《金融行业全球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简称PCAF标准),测算了公司投资层面的碳排放情况,覆盖了公司2022年度投资AUM的90%以上,聘请了权威三方机构就整体情况进行了披露与鉴证。

第三大支柱下,国家将保持政策连续性推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调动基层积极性,以地方先行先试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全局发展。

我国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财政政策主要聚焦绿色低碳项目补贴、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向,金融政策主要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尚未发展到激励政策挂钩理财产品开展绿色投资的阶段。银行理财可在现有政策激励机制下,探索多方合作模式,通过非标债权、股权投资参与推动地方低碳转型。目前银行理财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对收益有较高诉求,理财资金开展项目投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以政府引导基金为首的国有资本、理财资金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混合融资模式,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第四大支柱下,国家将推动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转型金融产品和市场。

银行理财可加快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股权投资加快绿色产业布局。资管新规对资金匹配的要求导致银行理财参与股权投资受到一定程度制约,行业目前还在积极探索中。前期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私募股权投资体系的提案》中提到了引导银行理财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以及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豁免久期错配机制等建议。二是探索绿色理财产品分类。借鉴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的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从服务领域(场景)和产品类别上细分绿色理财产品类型,有利于客户深入了解绿色理财产品。三是加快养老理财产品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以长期投资、稳健增值为主要特征的居民养老理财需求日益迫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资管发展历程,中国养老第二、三支柱发展空间巨大,这也是未来ESG理财产品的潜在增量。

第五大支柱下,国家将通过多边、双边等机制开拓与其他国家的绿色金融合作,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治理。

银行理财应在国内外绿色标准的制定完善、绿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升理财行业的参与度。华夏理财是境内首家加入“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银行资管机构。从2019年开始,公司连续5年举办了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通过论坛连续4年发布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撰写的《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

 

三、挑战与建议

(一)第一支柱-标准制定方面,银行理财缺乏绿色理财产品标准,未来可进一步规范绿色、ESG理财产品的定义及管理要求。

(二)第二支柱-信息披露方面,未来可逐步明确银行理财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三)第三支柱-政策激励方面,鉴于银行理财在投资收益、产品期限、产品结构等特点,可探索从绿色项目参与规则、税收补贴、流动性支持等方向给予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四)第四支柱-金融产品方面,建议加快开发转型金融等主题标准化资产,丰富银行理财公开市场投资品种。

(五)第五支柱-绿色合作方面,建议在国内外绿色标准的制定完善、绿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升银行理财的参与度。

 

2024-06-12 22:00